2014年8月28日


【明報專訊】電影《等一個人咖啡》上畫。店內突然多了一堆文藝青年,討論角色與劇情。除了「每一個人,是否都在等某一個人」,「那人是誰」以及「等到後又如何」等延伸哲學問題之外,最多人談到的,就是店內同事當中,誰人最似「阿不思」。

在電影內作中性打扮的女生阿不思,是一個擁有高超烹調技術,能應付客人任何奇怪要求的咖啡師。但是,在原著小說中,阿不思是從不喝咖啡的。這種冷酷又帥氣的角色,最教人想仿效。但現實中,這種角色存在嗎?

從業界的觀點出發,首先要問:既然不喝咖啡,她為何仍要做咖啡師?

傳統上,泡咖啡是侍應在吧枱工作的一部分。所以咖啡師叫「吧枱內的人」Barista,而不像紅酒師般,被尊稱為 Sommelier。那個時候的咖啡,只是飲品的成分之一,並無獨立賞味價值可言;他們不能整天站在咖啡機旁待着,而是要兼顧樓面內的各種工作。

真正咖啡師所需要的知識,其實比紅酒師不遑多讓。除了從客人的「眉頭眼額」判斷該介紹哪個產區的咖啡外,他更需要透過不斷杯測,從而了解生豆原味,以及烘焙師想表達的個性。可惜受到媒體渲染,咖啡師被過分形象化,令想入行的人忘卻職業的本意,只當吧枱是表現自己的舞台;不喝咖啡的阿不思,可能是個高超的讀心者,但不可能成為及格的咖啡師。

阿不思不可能及格

行業發展太快的其中一個證據,可在入境條例找到。有位憑「工作假期」簽證來港打工的咖啡師,在簽證屆滿後希望留港繼續工作。但由於該職業並非「認可專才」,所以申請困難重重。

轉眼兩年,筆者有幸在大眾媒體為讀者介紹精品咖啡。雖然欄名為「淺談」,但當中內容,涵蓋歷史地理、化學工程,其實一點也不淺。由於俗務纏身,本期將會是最後一篇。感謝《明報》編輯們當初的邀請,也感謝一直以來支持本欄的朋友。曾有讀者覺得很多討論都是點到即止、教人深思。除了因為字數所限,更重要的,是因為精品咖啡這課題,在全世界也是屬於起步階段,當中還不少問題,尚未有答案。

下周,筆者將再次踏上征途,到哥倫比亞為今屆Cup of Excellence 咖啡比賽當評審。其間見聞,會上載至新設的相片專頁(www.flickr.com/photos/brewersperspective),有興趣朋友歡迎瀏覽。

文:Patrick Tam(精品咖啡店Knockbox店主,美國精品咖啡協會、歐洲精品咖啡協會認可咖啡師,美國CQI認可杯測師,Cup of Excellence首位港人評審,www.facebook.com/Knockboxcoffee



轉載自:MP de luxe 2014/08/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