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7月10日


【明報專訊】台灣食品局於今年五月發表報告。經抽查的44個咖啡樣本內,有4個被驗出含有赭麴毒素A(Ochratoxin A,OTA),引起大眾關注。

真菌釋毒素「霸地盤」

赭麴毒素,是一種由真菌(fungus)產生的化學物。跟細菌(bacteria)和病毒(virus)一樣,真菌在自然界無處不在:由野生草菇、啤酒和麵包,到這個天氣很常見的「發霉」(mould),包括腐爛的水果、牆壁的黑點,甚至香港腳,也是和真菌有關。


真菌釋出毒素,不外乎為了求生或「霸地盤」。戰時拯救萬千生命的抗生素盤尼西林(penicillin),就是蘇格蘭細菌學家 Alexander Fleming 從發了霉的細菌培植碟上無意發現的。根據記載,Fleming 於1928年旅行歸來時,在實驗室裏找到一隻培育了金黃葡萄球菌的培植碟,上面一點點發霉 旁邊的細菌都消失了:原來青霉菌(penicillium)在特定環境下,會放出能破壞細菌壁的物質,把包圍在身邊的「敵人」殺死。憑着這他原稱為「霉汁」(mould juice)的抗生素,Fleming 於1945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。

除了對抗細菌,青霉菌也會製造化學物去抑制同類。養貓的讀者或許聽過一種叫錢癬(ringworm)的真菌性皮膚感染(dermatophytosis)。用以治療此病的藥 Griseofulvin 就是由青霉菌屬的另一成員 P. griseofulvum 所提煉出來。

在食物工業裏,青霉菌也佔了重要位置。例如藍芝士(blue cheese)就是由 P. roqueforti 發酵而成。至於今期的題目 OTA,則是因為食物在生產或處理過程中受污染而產生。其中最常見的,包括穀類、豆類、咖啡、可可、果汁等。農作物在田野生長、收割、貯藏或運送期間受潮便會發霉,是一般常識。但原來肉眼看不見霉菌的食物,也有可能被毒素污染,而且不易剔除或分解。

在香港影響不大

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曾於2006年進行風險評估研究,分析287個本地零售市場食物樣本內 OTA 的含量,以及本地中學生的攝取情况。結果發現,35%食物樣本被驗出含有 OTA,但全都低於國際標準。至於中學生的每周 OTA 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3.88納克,這亦遠低於最大可容忍攝入量(每公斤體重100納克)。值得留意的是,綜合各類食物的 OTA 含量統計,有超過六成是來自穀類製品,而咖啡或茶的類別,只佔百分之二。可見 OTA 在香港的影響不大。

那 OTA 對身體又有何損害?咖啡業界又為何如此重視?下期再續。

文、圖:Patrick Tam(精品咖啡店Knockbox店主,美國精品咖啡協會、歐洲精品咖啡協會認可咖啡師,美國CQI認可杯測師,Cup of Excellence首位港人評審,www.facebook.com/Knockboxcoffee)

轉載自:MP de luxe 2014/07/09